浙江在线 2017-10-29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南希)“特色小镇”这一概念首创于之江大地,这四个字也是过去两年的舆论热点。走入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何去何从?面对新的主要矛盾,特色小镇又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今天上午,“新经济、新动能”2017中国双创发展论坛(杭州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该论坛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颐高创业、亿脉通、楼友会、颐居美丽乡村、云巢小镇承办。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联盟秘书长冯奎在论坛上表示,特色小镇在新时代要有大目标,并在随后的专访中为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特色小镇在新时代要有大目标
浙江特色小镇未来发展四步走
“要把特色小镇与新时代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明确特色小镇与小城镇的大目标,争取大未来。”冯奎在主旨演讲的一开始便开宗明义,认为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向、实现模式、发展阶段和内容构成中,特色小镇大有可为。
冯奎认为,从美好生活的追求方向看,将特色小镇建成美丽和谐宜居宜业的空间,能够实现人们对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向往。在实现模式的选择上,特色小镇建设应采取节约、集约、小规模发展的模式,“摊大饼”不如“蒸小笼包”。
同时,新时代下,大规模粗放式发展已然成为过去,特色小镇在小尺度空间上对产业和人群的划分,能更细致地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此外,最大限度发挥集群化经济效应的特色小镇,也能够克服单一产业经济的弊端,为美好生活提供产业支撑。
随后,在面对浙江在线记者的专访时,冯奎对浙江在新时代下发展特色小镇提出了四点建议。
“浙江的特色小镇发展得很好,同时在新时代下也不免面对一些困惑,我认为可以重新思考浙江特色小镇的新定位。”冯奎认为,浙江部分特色小镇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他建议应引导这些小镇在围绕新经济、新前沿进行产业转型,确定特色小镇的主题方向。
浙江大多数特色小镇是建立在二三十年以来形成的块状经济集群之上,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较完整,但产业单一。冯奎认为,新时代下,浙江特色小镇要从块状经济走向综合发展,丰富经济业态和资源要素,在创新空间中实现产业、生活、环境和文化的提升。
其次,冯奎认为,特色小镇要满足当地百姓就近、就地创业的需要,成为社区活力中心。最后,他期望浙江特色小镇发挥示范作用,从区域化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主动参与到世界经济和城镇的发展体系中。
浙江首创的这个概念走红全国
企业转型看中特色小镇市场
浙江首创的特色小镇,如今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星火燎原。特色小镇因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一种战略选择。截至目前,中国共有403个镇被正式纳入全国特色小镇培育范畴。
特色小镇走红全国,这一创新空间的建设需多方合力,新市场也为众多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提供了发展空间,各方力量以不同角度共同参与建设。
1998年从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高新电脑城起家的颐高集团,如今也通过二次创业实现转型升级,将业务版图扩展至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服务、楼宇智能化运营、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其中倾力运营的,便有特色小镇这一业务。
“去年的今天,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宣布颐高要全面进军特色小镇。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今天我希望在这个场合和大家分享这一年的历程。”论坛承办方之一的云巢小镇,承载了颐高集团耕耘特色小镇的使命。云巢小镇CEO徐金波站在一年前的舞台上,分享了自己全程参与建设的东海水晶小镇的故事。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晶莹剔透的水晶是这方土地上的百姓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水晶从业人员近25万人、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东海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水晶之都”。
于是,水晶特色小镇的构想应运而生。
徐金波介绍,东海水晶小镇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了24.5亿元的投资,未来还要继续投入50亿元。2017年5月,东海水晶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2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引入电商和设计团队、吸引人才集聚东海、培育扎根东海水晶创业的匠人,如今东海的水晶品牌和生命力被大大激发。
“在东海水晶节的两天时间里,我们通过网红直播,吸引了6382.17万人次看直播;我们和东海政府合作,寻找东海水晶产业创业团队,共同打造东海水晶天猫旗舰店,一周销售额680万元,同时和京东合作拍卖会,一周成交额达350万元。这些数据是我们在东海一年多时间探索出来的创新。”这位年轻的CEO眼中似乎有些许的自豪,“截至2017年9月28日,水晶小镇已经吸引了244.16万人前来旅游,超过同期50%。”